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1 14:12:00
寿光融媒讯(首席记者 桑宏香)农业话语权的本质是标准制定权。近日,记者从寿光农业部门获悉,依托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已累计有12项国家和行业标准、100余项地方和团体标准获批发布实施。随着“寿光模式”向全球输出,这些凝聚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的“寿光标准”正跨越山海,在全球农业领域落地生根。
在万里之外的新西兰奥克莱地区,来自寿光利森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员正协助连栋温室的基础施工,不久后这个占地5000平方米的连栋温室将成为当地标志性设施农业之一。“我们结合当地特点,配备保温系统、无土栽培设施,采用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进行各种叶菜栽培。”公司董事长王守波表示,这是他们在新西兰建设的第三批蔬菜大棚,像这样采用寿光先进技术、生产标准及设施蔬菜解决方案的种植园区,已在美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等40个国家和地区建设了272个,成功把“寿光模式”扎根世界。
“寿光技术解决了我们的种菜难题,西红柿产量提高了40%。”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穆可汉德曾在中国留学,深知家乡农业发展与中国的差距。回国后,他与寿光农业公司合作,带动家乡建起“寿光标准”的蔬菜大棚。在穆可汉德看来,发展设施蔬菜,除了建设符合当地生产条件的大棚,最重要的是蔬菜种植技术和生产标准的传播。
近年来,紧扣“标准化”这一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寿光市创新“标准化+”工作机制,以设施蔬菜全产业链标准研制创新为突破口,加快建立蔬菜全产业链标准化发展模式,一场按照标准化、规范化种植蔬菜的“绿色革命”,从寿光推向全国。目前,已在全国认证标准化基地72家。
“寿光标准”的影响力,不仅体现在国内,更延伸至全球。我市通过技术输出、海外合作等方式,利用菜博会、全国蔬菜质量标准高峰论坛等平台,与世界各国深度交流蔬菜质量标准推广应用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推动蔬菜标准与国际接轨。寿光农业企业也纷纷走出国门,将“寿光模式”“寿光标准”复制到世界各地。目前,寿光已有30余家企业、合作社开展农业领域对外业务。
下一步,寿光市将持续深化“寿光标准”的创新与推广,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推动蔬菜产业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让“寿光标准”助力全球农业升级,持续为世界菜篮子贡献“寿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