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3 21:22:00
南都讯 记者宋承翰 发自北京5月23日,国信办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本期主题为“三农”领域。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农业农村局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陈丽芝在现场介绍了近十年逐步改革传统“以鱼养蟹”模式,全面推广配合饲料替代应用的经验。
陈丽芝介绍,三门是中国青蟹之乡、中国小海鲜之乡、浙江省海水养殖第一大县,水产养殖是全县的农业主导产业。该县有6000多户养殖户,她的工作主要是和他们一起解决生产上的难题——提高养殖技术,发展现代养殖。
“作为一名基层渔技员,我也深入开展养殖模式的创新和示范推广工作,尤其是围绕三门青蟹转型升级需求,改变‘以鱼养蟹’传统模式,全面推广配合饲料替代应用,配合饲料跟小鱼小虾比起来,它的营养更全面、更科学,也更经济、更生态。”她说,“现在,我们全县已经推广了8万多亩,累计减少小杂鱼的投喂量超过2万吨,带动3300余养殖户综合效益提高10%以上。”
陈丽芝说,十年前刚刚推广配合饲料的时候,确实受到了很大质疑,养殖户一听说这个事纷纷摇头,因为祖祖辈辈都是用小杂鱼养青蟹的,不相信饲料的效果,“大家都没底。”
“为打消他们的顾虑,我们花大半年时间在各个乡镇筛选了10多个愿意尝试新事物的养殖户,然后联合省市专家把他们培养成科技示范户,像现在50多岁的养殖户老陈,是我们最早发展的示范户之一。他刚开始用新饲料的时候心里很忐忑,担心这一年的收成都打水漂。我们一方面帮助他争取补贴,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派出站里的技术团队,每天到他的塘里指导,手把手教他怎么调整投喂量,观察青蟹的生长情况。针对他担心的问题,帮助他解决水质管理难题,评估养殖效果,让他安心。”她说。
陈丽芝回忆,三个月后,老陈养的蟹不但没有比喂小杂鱼的差,而且成本还降了一大截,这样就吸引了周围很多养殖户过来取经。他们及时把技术要点总结出来教给养殖户,老陈也是边学边干,现在成了当地有名的“土专家”,周边养殖户出了问题首先想到找他帮忙。“在我们共同努力下,老陈所在的村4000亩的养殖塘很快推广开了。”
陈丽芝说,这十年,他们跟省里大专家一起,带着这些“土专家”,一场场开现场会,手把手做示范、算经济账,配合饲料一亩省2000多元;算生态账,用了配合饲料后水质变好了,换水次数少了,病害基本不发了,慢慢养殖户从怀疑、尝试再到主动使用,现在全县8万多亩的青蟹养殖塘基本都换上了配合饲料。
谈及食品安全,陈丽芝说表示,为了让大家吃上更多放心蟹,当地建立从养殖到餐桌的全链条追溯体系,三门县成了国家级渔业示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