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3 10:43:00
“谢谢你们特地来帮忙调解!真没想到,跑一趟综治中心这么快就把问题解决了!”藏马镇岭南头村村民丁某握着调解员手激动地说。
近日,藏马镇综治中心通过“上门调解”模式,成功化解一起因林木遮挡影响庄稼生长的邻里纠纷,让一度紧张的邻里关系重归和睦。
7月23日,岭南头村村民丁某来到藏马镇综治中心反映“烦心事”:丁某与同村村民尚某近期发生了矛盾,很闹心。原来,五年前尚某在其邻地种植了桃树,刚开始时由于树木较小,对其种的花生生长没有造成妨碍,后来桃树逐渐长大,树冠影响了花生采光,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减产,丁某希望尚某能砍除邻近的一排桃树,消除对自己影响,但尚某考虑自家的收益,不同意砍除一排桃树,双方因此产生了矛盾。
鉴于两名当事人均为70岁左右的老人,且尚某需照顾老伴,不便到综治中心调解,8月1日,综治中心联合新村指导组上门调解,将“流动调解室”设在了岭南头村党群服务站,调解员在村书记带领下实地查看了两家土地果树、农作物情况,详细了解了事情原委,并梳理出矛盾纠纷症结所在。调解员耐心倾听、用心沟通,从“邻里情”角度出发,规劝双方换位思考;从“明事理”角度出发,讲明树木遮光对农作物生长的客观影响;从“讲法律”角度出发,援引《民法典》第二百八十八条规定,告知双方在处理邻里关系中应遵循的法律法规。
经过近两小时的耐心调处,最终双方解开心结,承诺各退一步,达成和解,尚某保证定期修剪越界的枝条,不影响丁某花生采光;丁某同意放弃砍除邻近一排桃树的要求。双方在综治中心调解员、村委的见证下签订了调解协议书,至此,这起矛盾纠纷得到成功化解,双方握手言和。
这起纠纷的圆满解决,正是藏马镇综治中心践行“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工作目标的生动体现。今年以来,藏马镇全面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按照“有牌子、有场所、有力量、有机制、有效果”的“五有”目标,推动综治中心硬件建设、软件服务提档升级,让人民群众“最多跑一地”化解矛盾纠纷。
在藏马镇政府东侧,一栋三层建筑挂起了醒目的“藏马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牌子,成了当地群众心中的“解忧地标”。门口处的导引牌将综治中心内部各功能室标识地一目了然,群众接待大厅、调解室、心理咨询室……,每一个标识都能精准指引群众到达目的地,再也不用担心晕头转向,办事效率直线上升。“有矛盾,找综治中心”,这句话在街坊邻里间口口相传。
综治中心在原有办公资源上整合提升,突出实际效能,打造“一厅五室一基地”布局,即群众接待大厅、综治办公室、矛盾纠纷调解室、指挥调度室、心理咨询室、法律咨询室、法治宣教基地,做到了硬件标准化、软件规范化,建成了功能齐全、便民高效的工作阵地。
群众接待大厅内,综合受理、网格管理、信访接待、矛盾调解、治安联防、法律服务6个窗口一字排开,不管是法律、政策咨询,还是遇到困难需要帮助,工作人员都会耐心解答。多媒体展示屏上滚动播放着的每日接访领导信息、矛盾纠纷化解流程图,清晰标明反映问题从登记到办结的每一步;设置饮水机、便民服务柜,为群众提供一个舒适温馨的反映问题环境,安抚稳定群众情绪。矛盾纠纷调解室里,经验丰富的调解员们,凭借着多年经验,把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大事小情都化解于无形。拓展远程视频调解功能,为身在外地的群众提供远程调解服务,真正实现矛盾纠纷调解“少跑腿”。指挥调度室具备“雪亮工程”监控系统运行监测、风险研判、事件处置等功能。
综治中心推动职能部门以“常驻+轮驻+随驻”形式入驻,政法综治、信访、社会治理、司法部门全员常驻,农业发展、镇村建设、环境卫生等10个矛盾多发领域部门派员轮驻,相关部门根据阶段性工作和突发矛盾处置需要随叫随到。聘任2家律师事务所作为法律顾问,培养2名心理咨询师,充实专业化调解力量,随叫随驻,提供精准服务。结合“花开藏马”巾帼助力乡村治理行动,吸纳妇女志愿者加入调解员队伍,发挥妇女在家庭纠纷、邻里纠纷化解方面的独特优势。
综治中心制定了“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流程图,规范矛盾纠纷信息汇集、分流交办、分析研判、多元化解、回访销号各环节工作,形成了“综治中心负责程序性推进、办理部门负责实质性解决”的工作模式。将12345·青诉即办平台工单、信访案件、网格员排查事件全部纳入视线,每日编发《群众诉求工作日报》,每周选取屡次反映、难以化解的邻里纠纷等重点关注,每月召开分析研判会议,对影响社会稳定的疑难问题、矛盾隐患等进行研判会商,共同议定方案,集中调配力量解决。针对风险隐患较大的纠纷问题,及时下发风险提示函,做到及时预警、动态研判、有效处置。
综治中心全程掌握矛盾纠纷办理进度,及时对相关入驻部门提醒、督促、催办,推动矛盾纠纷及时化解、有效化解。今年以来,综治中心受理矛盾纠纷380件,成功调解355件,调解成功率93.4%;受理信访事项14件,办结10件,息诉罢访3件;提供心理咨询、法律咨询服务群众42人次。
藏马镇综治中心正在以全新的面貌、切实的行动,守护着全镇的和谐稳定。下一步,中心将积极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实体化运行实现资源整合与功能升级,以规范的标识体系、完备的功能分区、专业的服务团队,构建起“一站式”社会治理服务平台,为群众排忧解难、保驾护航。
来源:青岛早报记者 郭念礼 刘雅梦 通讯员:王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