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4 09:42:00
2022年7月17日清晨,广西南宁。刘晓玲刚拿起手机,屏幕突然疯狂震动——十几条陌生好友申请接连弹出。一条备注“重要提醒”的消息让她指尖发凉:“你的照片被挂在推特,写着‘寂寞求约’。” 她点开链接,一张多年前的旧照闯入视线:照片里她穿着长袖长裤坐在公共沙发上看手机,背景却被恶意裁切,配文附上她的真实电话和露骨邀约。评论区充斥着不堪入目的留言:“这种女人一看就缺男人”“联系方式已存,速约”……
图片素材与事件无关(来源于网络,侵权删除)
失控的24小时 “微信炸了,全是猥琐信息。我删光联系人、换了账号,但谣言像病毒扩散。”刘晓玲蜷在房间角落,整夜盯着天花板,“明明穿着最普通的运动鞋长裤,怎么就成了‘求约’证据?”办公室窃窃私语、朋友欲言又止,连孩子都问她:“妈妈,同学说你上电视了,是坏事吗?”她确诊重度抑郁,被迫辞职。丈夫提议搬家,她却咬牙摇头:“逃了,我这辈子都洗不白。”
双方签署的治安调解协议书。受访者供图
· 孤身追凶 警方因涉事平台服务器在境外,调查受阻。她决定自己当“侦探”:
刘晓玲将黄某约至南宁一酒店后,立即再次报警。受访者供图
2024年5月,南宁市兴宁区法院判决黄某侵害名誉权、隐私权成立,需登报道歉并赔偿20万。黄某上诉称“经济困难”,二审维持原判后仍拒付赔偿。 讽刺一幕:2024年12月26日,黄某登报道歉声明仅轻描淡写“承认行为不当”,而20万赔偿款分文未到账。“这道歉像交作业,他还在朋友圈晒新车。”刘晓玲冷笑。
事发一年后,双方在三塘派出所调解室进行调解,图为黄某。受访者供图
法律困境:
法院判决黄某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省级以上报刊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刘晓玲20万元。受访者供图
诉讼期间,刘晓玲曾因情绪崩溃过度服药。受访者供图
环节 | 造谣者行动 | 受害者成本 |
启动 | 裁剪图片+配文(10分钟) | 3年诉讼、20万律师公证费 |
传播 | 一键转发(0成本) | 抑郁症治疗、失业 |
法律后果 | 最高罚500元 | 执行悬赏自掏2万 |
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