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8 16:31:00
前段时间,雷科技受邀参加了OPPO Find X8 Ultra的新品发布会,在会上OPPO一口气展示了自己在影像方面的各种新功能和特性,让作为摄影爱好者的小雷颇为心动。
当小雷还在纠结要不要把手里的友商旗舰换成OPPO Find X8 Ultra时,正好也在网上看到了不少有关它的评价。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表示它的体验并没有发布会上说的那样出众,更关键的是很多功能和特性至今还未推送。
(图片来源:雷科技摄制)
其实也不止是OPPO Find X8 Ultra,近两年手机市场虽然口口声声说「不调好,不发布」,但「先上车再补票」的情况仍屡见不鲜。
似乎发布「半成品」手机已经成了市场趋势,更可怕的是,这种趋势在短时间内似乎不会改变。
其实在OPPO的发布会上,OPPO就已经表示全球首个 ProXDR 实况照片、大师模式支持实况照片拍摄、专业哈苏人像再升级、新增专业视频创作模式等一系列功能会在后续推送。但直到前几天官方才确认会在5月起陆续推送,直到8月才推送完毕。
(图片来源:OPPO 官方)
换句话说,在8月之前,OPPO Find X8 Ultra 在影像方面只是一台「半成品手机」。
可能有些读者会认为「这不是挺好的吗,起码每个月都会给你推送一两个新功能,这才是旗舰机型该有的待遇。」在早期 OTA 次数确实是衡量厂商是否重视这款产品的因素之一。
但别忘了,这些特性原本就该出厂自带,先发布产品然后再通过固件升级优化相机算法或者其他系统表现,来「兑现」发布会上吹过的牛,这种做法并不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那么,为什么厂商明知道会被用户吐槽,还要这么有恃无恐地推出各种半成品手机呢?
究其原因,还是竞争太过激烈。
之前雷科技曾针对手机厂商频频推出「S」后缀手机的现象写过一篇文章,里面就提到手机的发布间隔时间越来越短,以往旗舰机基本都保持一年一更,后来缩短到八九个月一更,如今基本都成了半年一更。
(图片来源:雷科技摄制)
除了厂商的加速,供应链层面的SoC厂商也脱不开关系,无论是骁龙还是联发科近些年的旗舰芯片发布节奏都越来越紧凑,发布会时间也从以前的年底一路提前到9月前后。竞争对手都在提速,供应链也在提速,自然逼着手机厂商加快自己的节奏,尽快推出新品。
时间短还只是其中一个因素,更要命的是在时间不断缩短的同时,工作量还越来越大。就以最典型的影像为例,手机影像的进步速度我们有目共睹,尤其是各种自研影像芯片、一英寸大底传感器、两亿像素潜望长焦镜头的出现大大提升了手机的影像实力。
(图片来源:雷科技摄制)
但如今的手机算法早已不是以前那样套个滤镜换个颜色就草草了事,相关团队需要对每一颗传感器、每一颗自研影像芯片、每一种格式甚至是每一套风格滤镜做相应的算法适配。哪怕是 OPPO、vivo 这种拥有顶级影像团队的厂商,也难以在短时间内输出一套或多套完美适配多颗传感器的算法。
正因为越来越快的发布节奏,让绝大多数手机厂商在手机开售前就把产品优化至最佳状态变成了不可能的任务。
当然,厂商们也想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先把产品做到70分,然后通过几个固件 OTA将产品优化至90分甚至是 100 分,如果真能做到的话,大家貌似也不是不能接受。
但小雷担心的是,如果手机出厂时的表现只能说及格,哪怕通过 OTA 升级的方式优化到了 90 分,但也严重伤害到了首发用户们的体验,谁愿意花了大几千块钱回来还要等厂商慢慢优化呢?
更需要担心的是,厂商后续的优化到底能不能达到我们的预期?更别说功能升级、体验优化只是厂商的一句口头承诺,但如果厂商因为各种原因最后没有兑现承诺,我们也无可奈何。
(图片来源:OPPO 官方)
但从长期的角度看来,这很有可能导致厂商精心研发的旗舰产品成了砸坏自家口碑的一块石头,甚至是给自己埋了一颗定时炸弹。
而且大家别忘了,OPPO Find X8 Ultra 本身就是一台旗舰产品,对厂商来说有着极高的战略意义,如果它的口碑都崩塌了,那用户可能对整个品牌都失去了信任感。因此它才能在未来的几个月内不断获得优化和升级。
但如果是一些定位较低的产品,或是去年的老旗舰,是否还能得到类似的对待?厂商的优化升级是否还能如此及时和迅速?最终推送的效果是否能达到预期,这些都是未知数。
可能有的读者会拿 iPhone 出来说事,认为人家苹果就能保持多年更新,这一点确实没错,但这也是建立在苹果一年就发布三四款产品的基础上,而国产厂商这边起步就是二三十台(低端、中端、旗舰、折叠屏等),两者完全没有可比性。
更别说这两年 iPhone 也在频繁给我们画饼,说好的 AI 至今没有踪影,因此这类情况不止适用于竞争激烈的国内市场,国际巨头们也遇到了同样的难题。
凡事都是双刃剑,站在用户的角度来看,我们肯定是希望看到自己手中的产品随着时间的增长不断「变强」,体验也越来越好,颇有一种「养宠物」的感觉。也因此去年的 OPPO Find X7 Ultra 的产品口碑就从早期的一般随着版本的不断更新和 OTA 变得越来越高,被人唾弃的 ColorOS 也从垫底一路飙升至国内第一。
这种不断给用户带来正向反馈的体验,有些用户确实会乐在其中。
这也为厂商指明了一条新的道路:如果手机的固件更新能够不断地为用户带来正反馈,就能在短时间内快速提升产品的认可度和品牌口碑。当然也正如前文说的,前提是出厂时产品的表现不能太差,至少要能达到「发布会吹牛阶段」的80%,不然的话市场会用销量和口碑教厂商「做人」。
在行业竞争加剧的大环境中,的确让厂商「发明」出了不少奇奇怪怪的「创新」,像通过软件 OTA 来不断提升手机体验的模式就是代表。
小雷知道这固然是无奈之举,但这样的做法对厂商来说无疑是双刃剑,一方面这原本就是用户该体验到的,另一方面如果 OTA 不到位,产品的口碑和销量都会受到巨大影响。因此小雷还是希望厂商能够在手机发售前就将大多数的能力准备好,让首发支持的消费者能够感受到产品的魅力,而不是在拿到手的第一个月就对厂商失去信心。
更重要的是,小雷不希望「先上车再补票」的做法成为整个市场的趋势通过更新让手机体验变得更好我们支持,但用这个作为借口在发售时拿出「半成品」,这就多少有些本末倒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