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30 21:07:21
雁门关的清晨格外寒冷,小宝呼出的白气在眼前凝结成霜。他裹紧了狐裘斗篷,
站在城墙上眺望北方。远处,北狄败军撤退的烟尘还未散尽,但更远处,
隐约可见新的军队在集结。\"王爷,风大,回营吧。\"赵虎递来一个暖手炉。
小宝摇摇头:\"杜相召集众将议事,我正要过去。\"中军大帐内,
杜如晦正与几位将领研究沙盘。见小宝进来,老将军竟主动起身相迎:\"王爷来得正好,
老朽正有一事相询。\"沙盘上,雁门关外的地形栩栩如生。
杜如晦指着北狄军新集结的位置道:\"斥候来报,阿史那雄又调来三万骑兵,
看样子是要与我军决战。\"白子瑜皱眉道:\"我军虽胜了一阵,但兵力相当。若正面决战,
胜负难料。\"\"不如固守待援?\"一位将领建议,\"朝廷已调集第二批五万大军,
半月后可至。\"杜如晦摇头:\"雁门关粮草有限,十万大军驻扎,撑不了半月。
\"众将议论纷纷,却无良策。小宝盯着沙盘,突然问道:\"北狄军粮草从何而来?
\"\"回王爷,主要来自两个方向。\"一位参军指着沙盘,\"一是北面王庭直接输送,
二是西面河西走廊的商队补给。\"河西走廊!小宝眼前一亮。
他记得父亲留下的边关资料中提到,北狄与西域诸国的贸易都要经过这条狭长的走廊。
\"若我们切断河西走廊的补给...\"杜如晦苦笑:\"老朽也想过,但河西走廊地势复杂,
我军不熟悉地形,贸然深入恐遭埋伏。\"小宝沉思片刻,
突然道:\"我有个想法...\"他详细讲述了一个大胆的计划:派一支精兵伪装成商队,
混入河西走廊,摸清补给路线和储存地点,然后里应外合,一举焚毁北狄粮仓。\"此计甚妙,
但风险太大。\"杜如晦捋须沉吟,\"谁人可担此重任?\"\"末将愿往!\"白子瑜挺身而出。
小宝却摇头:\"白大哥太过显眼,北狄人认得你。不如...\"他环顾众将,
最后目光落在赵虎身上,\"赵统领可堪此任。\"赵虎一愣,随即单膝跪地:\"末将万死不辞!
\"杜如晦仔细打量赵虎,点点头:\"赵统领确是合适人选。就这么定了,三日后出发!
\"会议结束后,小宝留下赵虎,详细交代了行动计划。
他从怀中取出一块青铜令牌——正是父亲留下的铁鹰令。
\"持此令可调动潜伏在河西走廊的铁鹰卫,他们会协助你。
\"赵虎郑重接过令牌:\"王爷放心,末将定不负所托!\"三日后,赵虎率领二十名精锐,
伪装成西域商队悄然出发。与此同时,小宝向杜如晦提出了第二个计划。
\"我们要让阿史那雄相信,我军粮草将尽,准备撤退。\"\"诈败之计?\"杜如晦若有所思,
\"但阿史那雄刚吃过亏,怕是不易上当。\"小宝胸有成竹:\"所以这次要做得更真。我建议,
派一支\'运粮队\'故意让北狄劫走,但粮车上装的都是沙土,只在最上面铺一层真粮。
\"杜如晦眼前一亮:\"妙!阿史那雄见我军粮草掺假,必以为我军粮尽!\"计划迅速实施。
三日后,一支由老弱士兵护卫的\"运粮队\"大张旗鼓地从南面而来,
果然在半路遭到北狄骑兵突袭。士兵们象征性地抵抗了一下就\"溃逃\"了,留下十几辆粮车。
当北狄士兵兴高采烈地打开粮袋,发现只有表面一层是粮食,下面全是沙土时,
阿史那雄果然中计,认定大周军粮草将尽,准备大举进攻。这一切都在小宝的预料之中。
他早已建议杜如晦在雁门关外三十里的鹰嘴崖设下埋伏,只等北狄军自投罗网。然而,
就在决战前夜,一个意外消息传来:北狄可汗病逝,阿史那雄紧急撤军回王庭争夺汗位!
\"功亏一篑!\"杜如晦拍案长叹,\"眼看就要全歼敌军...\"小宝却笑了:\"杜相勿忧,
这反而是天赐良机。\"他解释道,阿史那雄仓促撤军,军心不稳,正是追击的好时机。
而且他回王庭争夺汗位,北狄内部必有一番争斗,短时间内无力南侵。杜如晦沉思良久,
终于点头:\"王爷高见。老朽这就下令追击,至少要把他们赶出漠南!\"大周军连夜出击,
果然大获全胜,将北狄军赶出数百里,收复了大片失地。而这时,
赵虎也传来捷报:河西走廊的北狄粮仓已被焚毁,至少半年内,北狄无力发动大规模进攻。
边关大捷的消息传回京城,举国欢腾。皇上连下三道圣旨嘉奖,晋升杜如晦为太尉,
白子瑜为镇北将军,赵虎为游击将军。而小宝,则被加封为\"护国忠勇王\",赐双俸。
最令人意外的是,圣旨中还特别提到,命小宝\"暂留边关,安抚军民\",
八岁王爷我的将军府有天道(白子瑜萧远山小翠)全文浏览_八岁王爷我的将军府有天道全文浏览 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