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10 09:29:00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张璐
应流股份(603308.SH)加快投资扩产步伐。
9月8日,应流股份发布公告,其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注册申请已获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同意批复,本次可转债发行规模不超过15亿元,募集资金将精准投向叶片机匣加工涂层和先进核能材料等项目。
公告显示,这一举措紧密贴合公司主营业务,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对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意义深远。
作为从传统铸造向高端装备零部件领域转型的领先企业,应流股份近年来营收稳健增长,净利润波动明显。2025年上半年公司业绩显著回暖,实现营收13.84亿元、净利润1.8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11%、23.91%。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业绩增长的背后,是公司对研发的持续重金投入。2020年—2025年上半年,应流股份研发费用累计达14.52亿元,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已累计取得618项专利。技术壁垒持续夯实,为其在航空航天、燃气轮机、核能核电等高端领域的竞争提供了核心支撑。
拟募资15亿夯实业务竞争力
根据公告,应流股份此次可转债发行规模不超过15亿元,其募集资金的投向有着明确的战略考量,旨在强化公司在核心业务领域的竞争力,实现产能扩张与技术升级的双重目标。
具体来看,“叶片机匣加工涂层项目”拟使用募集资金5.5亿元,占到总募资额的36.67%。该项目建设周期为48个月,围绕公司主营业务产品展开,为公司现有产品深加工工序的延伸。经测算,本项目税后内部收益率为17.25%,投资回收期为9.12年(包含建设期),项目预期效益良好。
应流股份表示,本次项目投产后,经加工及涂层后的高温合金精铸件产品将有更高的市场溢价,能够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同时,公司生产完工后的高温合金精铸件能够在较短时间内直接进入深加工及涂层工序,由公司直接交付成品,能够满足客户一站式采购需求。
“先进核能材料及关键零部件智能化升级项目”总投资6.4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5亿元,预计建设期为24个月。该项目将在现有厂房内引进自动化生产线和智能制造系统,建成达产后将提升各类含硼聚乙烯复合屏蔽材料等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
在应流股份看来,近些年,积累的优质客户资源为该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据了解,公司进入了先进核能材料领域多年,实现多款产品快速交付,已经为30多个核电机组以及海外核电项目提供多种产品。
此外,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本次募集资金中还有4.5亿元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合理运用可转债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能够有效缓解公司债务压力,进而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更稳健的财务基础。
研发五年半累投14.52亿
据了解,应流股份成立于2006年,随着业务快速发展,公司从一家专注于传统铸造领域的企业逐步成长为专用设备零部件生产领域内的领先企业。2014年公司在上交所成功上市。
上市后,应流股份积极进行业务转型与拓展。目前,公司主要产品涵盖高温合金产品及精密铸钢件产品、核电及其他中大型铸钢件产品、新型材料与装备等,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燃气轮机、核能核电、油气资源等高端装备领域。
从近几年的业绩表现来看,应流股份营收呈现出稳健增长的态势。2022年—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分别为21.98亿元、24.12亿元、25.1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73%、9.75%、4.21%;期间净利润出现波动,分别为4.02亿元、3.03亿元、2.8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3.75%、-24.5%、-5.57%。
进入2025年,公司业绩出现好转,上半年实现营收13.84亿元,同比增长9.11%;实现净利润1.88亿元,同比增长23.91%;实现扣非净利润1.87亿元,同比增长25.60%。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两机”业务订单的集中交付。
具体来看,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应流股份根据客户的要求累计开发完成809个品种,正在开发129个品种,燃气轮机、航空发动机“两机”业务储备丰富,上半年新签订单超20亿元,同比增长35%,期末在手订单超过15亿元,拥有长期持续增长的能力。
报告期内,在燃气轮机领域方面,下游客户西门子能源有限公司等全球燃机龙头订单持续攀升,带动了燃气轮机高温合金叶片的需求增长。在航空发动机领域方面,公司通过与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合作,产品类型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高速发展的背后,应流股份始终重视研发,不断加大投入。财报显示,2020年—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2.24亿元、2.48亿元、2.55亿元、2.93亿元、3.05亿元、1.27亿元,五年半累计达到14.52亿元。
持续的研发投入使得公司在技术创新上成果丰硕。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应流股份累计取得专利618项,其中发明专利146项,实用新型469项,外观设计3项,技术壁垒不断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