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9 17:03:00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穆砚
7月9日盘后,康欣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欣新材”或“公司”)发布《关于康欣新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公告。公告就公司近三年持续亏损的原因及合理性以及2024年第四季度毛利率大幅下滑、亏损大幅增加的具体原因等进行了说明。公告显示,这家集装箱地板制造商2024年虽录得6.02亿元营收,但毛利率跌至-9.5%,全年净亏损3.34亿元创三年累计亏损8.23亿元纪录。公司坦言行业复苏中错失市场机遇,2024年四季度更因集中计提资产减值致单季毛利率大幅骤降。
公告称,公司于近期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康欣新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以下简称“《监管问询函》”),公司和相关中介机构对有关事项进行了逐项核实和分析,就有关问题进行了回复。
公司主营集装箱地板、民用板、可装配式木结构产品等业务,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6.02亿元,较上年增长144.46%,对应营业成本6.59亿元,毛利率为-9.50%。公司2024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3.34亿元,亏损较2023年同比扩大,最近三年累计亏损8.23亿元。分季度来看,公司2024年各季度收入分别为0.53亿元、2.48亿元、1.93亿元和1.08亿元,毛利率分别为-5.49%、-4.38%、-0.35%和-39.4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4亿元、-0.54亿元、-0.38亿元和-2.08亿元。
上交所要求康欣新材说明公司近三年持续亏损的原因及合理性,说明与行业总体趋势是否一致;说明公司2024年第四季度毛利率大幅下滑、亏损大幅增加的具体原因等。
康欣新材在回复中称,2022年开始,由于疫情的反复、俄乌战争的爆发以及欧美等国家对中国设置更加严苛的外贸壁垒等原因,导致贸易动能减弱,加上之前滞留国外港口的集装箱开始回流,同时叠加集装箱产能过剩等因素,从而导致集装箱库存高企。2022-2023年,三大箱厂(中集、寰宇、新华昌)和上游供应链制造企业基本处于消化集装箱库存和限产状态,国内集装箱需求量大幅下跌,这些因素导致康欣新材2022-2023年集装箱地板的订单量较2021年度大幅减少,对公司生产经营业绩造成较大影响。2024年受红海危机、外需市场的改善、航运市场备箱意愿增强等多重因素影响,集装箱行业整体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虽然2024年集装箱行业整体复苏,集装箱地板市场需求较前两年大幅提升,但由于公司主要产品COSB集装箱地板并非竹木复合集装箱地板,产品结构未能及时调整适应市场需求,以及行业新增竞争企业大幅增加导致竞争进一步加剧,对公司集装箱地板业务发展造成了较大影响,从而也影响到企业市场份额和利润。
自2021年集装箱地板行情创新高后,2022-2023年两年,集装箱行业处于消化集装箱库存和限产状态,国内集装箱需求量出现大幅下跌,2024年集装箱行业再次复苏,集装箱地板市场需求量较前两年大幅提升,但由于市场上对集装箱地板产品需求结构调整、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以及公司产品结构调整未能及时适应市场需求,对公司集装箱地板业务发展造成较大影响,加之公司固定成本相比较可比企业体量太大,从而综合影响到企业市场份额和利润。综上所述,近年康欣新材集装箱地板业务发展情况与行业波动趋势基本一致。
2024年第四季度末,为真实反映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本着谨慎性原则,依据《企业会计准则》及公司会计政策的相关规定,公司对主要资产进行了清查盘点,对各类资产的可变现净值、可回收金额等进行了充分的评估和分析。根据实际经营情况和资产现状,对公司及相关子公司资产计提了减值准备及终止确认部分递延所得税资产,致使2024年公司第四季度毛利率大幅下滑、亏损大幅增加。
上交所询及公司可持续盈利能力是否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并说明公司为改善经营情况已采取或拟采取的应对措施。康欣新材回复表示,公司将从产能、产量、销售等方面进行提升,并在新研发材料的生产试制、收入结构调整、成本管控、技术优化及管理提升等方面着手应对。
上交所要求公司说明公司集装箱地板销售数量远高于生产数量且库存数量下降较少的具体原因,康欣新材称,2024年3月起,集装箱市场需求爆发,康欣新材子公司湖北康欣、嘉善新华昌木业均不具备大规模生产竹木复合地板的能力,为应对爆发式的市场需求,公司采取OEM模式进行销售。因此,2024年度公司集装箱地板销售数量远高于生产数量。
公司库存的集装箱地板主要为COSB地板,2024年度公司销售的集装箱地板中,COSB地板销量超2万立方米,占公司全年销售的集装箱地板比例约为20%。在2024年度集装箱爆发式需求中,公司COSB集装箱地板推广力度不足,导致2024年度集装箱地板库存数量下降较少。
康欣新材还称,公司对库存商品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充分。
关于偿债能力方面,康欣新材表示,从公司整体债务结构来看,公司整体债务结构相对稳定、安全。公司长期或股东借款占公司整体债务绝大部分,相对偿债周期较长,不存在短期偿债压力,同时公司会根据市场利率价格情况置换低成本长期债务;公司短期负债主要构成为银行借款,目前借款银行普遍为公司长期合作银行,长期保持良好关系,皆保有长期合作意愿,且在控股股东无锡市建设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支持下,储备借款意愿的银行较多;而经营性负债,公司在日常经营中尚未出现过逾期未付或恶意拖欠的情况,公司为日常生产经营所需资金,可在经营销售回款予以覆盖。
公司存在林地等相关资产仍具备较高价值,尚未进行抵质押获取授信额度,且公司在银行、银行间交易协会、证券市场等仍存在授信额度尚未使用。
截至目前,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借款支持对缓解流动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果控股股东未持续提供资金支持或者提供借款不及时,公司存在一定的流动性风险,可能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带来不利影响。2025年度起,公司将持续加大自产规模,提升自产销售占比,进一步降低固定摊销成本、加强COSB集装箱地板推广力度,推动库存产品去化,确保现金流安全,降低公司负债总额,降低流动性风险。
审读:方良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