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1 21:45:00
5月10日,“华南师大-中小学协同发展联盟数智赋能高质量教学研讨会”在华南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举行。本次活动汇聚了近百名广东省各地的一线中学教师与25名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拔尖人才基地班的学生,共同探讨数智技术赋能语文教学的创新路径。
开幕式上,华南师大文学院教工创新团队党支部宣传委员胡小娟表示,此次研讨会旨在通过高校与中小学的协同合作,发挥数智技术对教育的赋能作用,助力构建适应时代需求的语文教学新生态。本次研讨会特邀两位语文教育领域专家——华南师大文学院张东升教授与深圳市语文教研员葛福安老师,从理论前沿与实践探索两个方面,为高质量语文教学提供新思路。
上午,张东升以“GAI如何赋能语文学习”为题展开主题讲座,系统剖析数字时代语文教学面临的挑战与变革。他提出,智能技术在教研论文写作、教学方式创新、教师素养提升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空间,同时结合苏轼作品比较阅读、《祝福》问题设计等具体案例,演示AI智能体在教学设计、文本解析、双师课堂中的操作方法。张东升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如豆包可辅助作文批改、资源生成与课堂互动,但需警惕“技术幻觉”,教师应聚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让AI成为提升高阶认知的“准思维工具”。
下午,葛福安以“AI赋能视域下对叶老‘教材只是个例子’的数智视角理解和构想”为题,深入探讨AI与语文教育的融合逻辑。他表示,当前AI应用存在形式主义倾向,需避免“模板化作文”“数据碾压式教学”等误区,强调语文教育应坚守语言思维、文化素养培养的本质,通过个性化学习、深度互动实现技术赋能。葛福安结合高考作文改革趋势,提出算法思维与语言逻辑性培养的重要性,并分享AI文本词频分析、诗词创作模拟等创新用法,为一线教师提供可复制的实践方案。
据悉,华南师大文学院近年来持续推进“高校-中小学”协同育人模式,本次研讨会不仅是高校与中小学协同发展的典范,也是其深化数智教育改革的重要实践。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智能体等技术的普及,华南师大将继续发挥学科优势,推动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深度融合,为构建数智时代高质量语文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强国贡献智慧力量。
本次活动积极响应“强国行”专项行动中以党建引领教育创新、推动高校资源服务基础教育的号召,由华南师大文学院与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教工创新团队党支部联合主办。
文|记者 孙唯
图|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