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乌审旗政务服务大厅,个体工商户樊女士拿着刚注销的营业执照感叹:“过去办企业注销,光是跑税务开清税证明就得三四趟,现在刷个身份证,半小时全搞定!”这一变化源于乌审旗正在推进的“无证明城市”建设,通过数据共享、流程再造、技术赋能,让231项证明材料“隐身”,群众办事从“带一摞材料”变为“凭一张身份证”。曾经,繁琐的证明让群众不堪其扰。乌审旗以问题为导向,组织27个部门开展“证明事项大起底”,对照法律法规和民生需求,逐项评估证明的必要性。“我们建立‘四个一批’处理机制,直接取消一批、告知承诺一批、数据核验一批、线上生成一批。”乌审旗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局长李琛这样介绍。最终形成《乌审旗证明事项免提交清单》,涉及16个部门、159项事项231个证明材料,其中取消证明94个、告知承诺18个、部门核验105个、线上出具19个。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与协同,实现社保、不动产、市场准入等多领域证明材料在线核验,打破信息孤岛,避免群众在不同部门之间来回奔波开具证明的麻烦,让常用证明“即调即用”。以企业注销为例,过去税务、市场监管、银行等部门数据不互通,企业需逐个开具证明。如今平台自动触发“注销联办”流程:税务系统在线核查税费缴纳情况,市场监管部门实时获取清税结果,银行同步完成账户注销。“简易注销现在平均办理时间从3天压缩到2小时,全流程‘零纸质材料’。”涉税中介机构负责人王恒亭说道。乌审旗总面积1.16万平方公里,农牧民居住分散,过去开一张村集体经济组织证明,往往要驱车几十公里到苏木镇盖章。针对这一痛点,乌审旗建立全旗统一的电子印章服务平台,打造“指尖上的政务大厅”——上线契约锁电子签约APP,实现证明开具“村申请、镇审核、秒盖章”,推动证明类材料从纸质化向电子化的转变,让办事群众切实体验政务服务“掌上办、免证办”便捷服务。近日,在无定河镇河南村,养殖户刘慧体验了“掌上办”的便利,她通过手机提交养殖用电审批申请,村主任在线初审后,镇政府10分钟内完成电子盖章,证明直接推送到供电所系统。“以前办电要跑村委会开证明,再跑镇政府盖章,来回一趟就是半天。现在坐在家里点几下,第二天电工就上门接电了。”她说。截至目前,乌审旗线上证明出具量达1800余件,农牧民办事少跑,耗时短。在乌审旗,这场始于“减证明”的改革,正在重塑政府与群众的关系。当纸质证明逐渐成为历史,留下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生动注脚,政务服务的“减法”,换来的是群众获得感的“加法”,更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乘法”。下一步,乌审旗将继续探索创新,不断完善无证明城市建设工作机制,为群众和企业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向着构建更加完善、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大步迈进。
来源:乌审旗发布(记者:杨潇 李丽 通讯员:王雪艳)
点亮